想要靠著玩遊戲賺錢?解析3種能賺錢遊戲的類型與安全指南

文章目錄

promo-up

遊戲真的能賺錢嗎?解析3種熱門賺錢遊戲類型與安全指南

近幾年,網路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超誘人的說法:賺錢遊戲居然也能賺錢耶!聽起來是不是心動到不行?不過,以我這個在遊戲圈打滾了十年,也摸過不少像區塊鏈遊戲、任務App,甚至一些有點像博弈現金版那種會碰到錢的平台經驗來看,必須老實跟大家說,這件事絕對不像表面看來那麼簡單喔。這個概念底下藏著各種不同的運作模式,而且伴隨而來的是一堆您可能沒想過的風險,還有那些防不勝防的陷阱。這篇文章就是要帶您看清這些,我們深入剖析了幾種現在很常見的模式,像是基於區塊鏈的P2E、那種做小任務的App,以及純粹靠實力拚輸贏的競技類遊戲,結果發現啊,它們實際能賺多少錢,跟您得投入多少,那個差異真的是天差地遠。更讓人擔心的是,那些壞心的詐騙集團,最愛利用大家想賺錢的心理,設計出讓您一個不小心就上當的騙局。我自己過去那些經驗,不管是玩正規遊戲或是接觸到一些比較敏感、有金錢往來的平台,都讓我深深體會到,風險自己得控管好,資訊清不清楚超級重要。所以囉,學會怎麼一眼識破潛在的危害、冷靜地評估到底是真的有賺頭還是風險比較高、搞清楚遊戲裡的東西要怎麼變現,還有最重要的,怎麼根據您自己的狀況,做出最明智的選擇,這對於任何想踏進這個領域的人來說,簡直是必修課啦!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詳細介紹,能幫您更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避開那些不必要的損失,做出更安全的判斷喔。

賺錢遊戲真的能讓你邊玩邊賺?拆解熱門遊戲模式與迷思

「邊玩邊賺」、「打電動就有收入」…這種說法這幾年真的在網路上超常看到耶。尤其是在那些討論區啊、或是滑手機跳出的廣告裡,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人?老實說,剛開始看到這些的時候,我心裡os大概都是:有沒有這麼好的康啊?打電動不就是圖個樂子、花點時間跟鈔票嗎?怎麼一夕之間,它好像就變成一個能真正玩遊戲賺錢的新門路了呢?

這個現象真的挺火紅的,不少人都在想說是不是能靠它來增加點零花錢,甚至誇張到希望能取代正職。不過我這個人嘛,算是各種遊戲都稍微沾過邊,對虛擬寶物或代幣怎麼換錢也懂一點的老玩家,依我的經驗來看,這裡面的水可深了,絕對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容易搞定喔。它跟我們以前玩的買斷制遊戲不一樣,也不是說只有電競比賽那種頂尖高手才有獎金拿。這個聽起來很美好的「邊玩邊賺」概念,其實底下藏了五花八門的玩法和邏輯咧。

像我觀察到,有些平台自稱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玩家想進去玩,得先買些遊戲裡的寶物或角色才能開始,然後透過遊戲活動去獲取代幣或更多寶物。另外一種比較親民的,就是手機裡那種小App,說您只要玩玩小遊戲、看看廣告、或是完成一些簡單任務,就能拿到點數,點數累積夠了就能申請轉換成實際金錢。還有還有一種,是比較偏競技性或考驗腦力的,像是線上的麻將、德州撲克,或是像英雄聯盟那種電競,就完全是靠玩家本身的技術去贏對手,然後拿獎金的。

這些模式雖然都有「玩」和「獲利」的元素,但您仔細去研究,就會發現它們需要投入的成本、可能遇到的風險,還有實際能拿到手的錢,那個差異真的是天上地下。而且,跟著這些新花樣來的,還有超級多的問題,其中最最最讓人擔心的,絕對就是各式各樣的詐騙啦。新聞上三不五時就會爆出來,有人就是聽信了「輕鬆賺錢」的廣告,結果被騙得慘兮兮。這讓我想到以前接觸過一些跟錢有關的平台,不管正規的還是有點灰色地帶的,都讓我深深體會到,自己有沒有風險意識、能不能看穿虛假資訊,在這裡頭簡直是生存基本功。所以囉,在您真的決定要花時間或是把辛苦錢投進去之前,拜託拜託,一定要先弄清楚這些獲利門道到底怎麼一回事,還有裡面藏了哪些看不見的風險,才不會抱著「賺錢」的美夢進場,結果到頭來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這篇文章接下來的內容,就是要帶著您一起把這些背後的真相看得透徹明白啦。

從Play-to-Earn到任務型App:剖析兩種常見遊戲賺錢模式

上一段我們稍微聊了聊現在市面上那些五花八門、號稱能透過遊戲賺到錢的玩法。接著呢,我想帶大家深入看看其中兩種最常被提到的類型:一個是跟區塊鏈技術緊密連結的,大家可能聽過「邊玩邊賺」的概念,英文簡稱P2E;另一種則是我們很常在手機上看到,說只要完成一些小小的任務或玩玩內建遊戲就能拿到點數的應用程式。

先來講講這個P2E吧。這種模式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遊戲裡的虛擬寶物、角色、甚至是虛擬土地之類的,常常會變成一種叫做NFT的數位證明。理論上啊,這些NFT或者遊戲自己發行的專屬數位貨幣,是可以拿到遊戲外面的交易平台去賣掉,換成其他形式的數位幣,最後甚至可以間接變成我們口袋裡的實體鈔票。聽起來是不是超誘人?哇!不過呢,玩這種遊戲通常都不是免費入場的喔,很多時候您得先花一筆錢去買那些必要的NFT或遊戲幣才能開始動。而且,雖然他們都喊著「邊玩邊賺」,但實際能賺多少錢,超級看這些數位資產在市場上的價格起伏,還有遊戲本身的經濟系統是不是設計得很穩固。我真的看過不少之前超紅的遊戲,因為遊戲裡的經濟失衡,或是市場熱度一退,遊戲寶物的價格就直接崩盤,早期進場的或許還有賺頭啦,但後面才進來的人,很多根本就賠到脫褲子,這其實有點像在參加一個高風險的投資,拜託!而且老實說,很多P2E遊戲把重點都放在「賺」字上,結果「玩」本身的樂趣、畫面有沒有精緻、整個遊戲體驗反而都做得不太到位。

接下來是另一種,就是我們手機裡常常隨手抓得到、廣告打得超吸引人的任務型App。這種程式通常會塞一堆簡單小遊戲在裡面、要您一直看廣告、叫您下載別的App,或者填寫問卷。它們跟您說,只要做了這些事情,就能拿到遊戲裡的點數或虛擬幣,累積到一個數字後,就可以申請提領。這種的好處是通常不用先投錢進去,下載就能開始了。不過呢,我實際觀察和親自試玩過一些後發現,靠這種方式累積點數的速度,真的慢到會讓人懷疑人生耶!您可能花了好幾個小時,結果那些點數換算成現金,搞不好連一杯手搖飲都買不起喔!更不用說它們常常會設定一個超級高的提領門檻,您可能得花上好幾個月,甚至玩一年才可能達到最低可以領錢的標準。而且有些平台的提領流程弄得超麻煩,甚至會出現各種理由讓您根本領不到錢,最後就是白白浪費掉您寶貴的時間啦。說穿了,它們的本質就是利用您的時間和注意力,幫App開發者賺取廣告費或其他利潤,然後只分給您其中極極極小的一部分而已。

總的來說,這兩種模式雖然表面上都掛著「遊戲」的名號,也都涉及某種形式的收益獲取可能性,但它們的運作原理、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得到的報酬和風險,真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P2E更像是一種搭著遊戲外殼的虛擬資產投資冒險,而任務型App嘛,依我看就是一種超級低報酬的時間換點數小遊戲啦。說到這裡,您是不是對這種「遊戲賺錢」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呢?

技巧與策略至上:解密競技型遊戲如何實現賺錢遊戲換現金?

延續前面兩種模式的討論,接下來要說的是另一種被許多人認為確實有機會賺到錢的路子,那就是競爭性質強的線上遊戲。這裡面包含像是《英雄聯盟》、《Dota 2》這些超夯的電子競技遊戲,當然也少不了像線上麻將、德州撲克這種很吃腦力跟技巧的棋牌遊戲。它的邏輯跟前面提到的P2E或任務型App完全不一樣喔,它不是靠您花時間掛網、解簡單任務,也不是讓您去高風險的虛擬寶物市場碰運氣,而是直接看您個人的操作技術跟策略能力有多強。

想像一下那些職業電競選手,他們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比賽獎金、戰隊給的薪水,還有直播、接代言這些額外進帳。根據Statista的報告[1],全球電競市場規模已經是好幾十億美金的等級了,那些大型比賽的獎金池,隨便都破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金,這確實證明了,只要能站到金字塔頂端,靠打電動累積可觀的財富是可能的。我們台灣也有不少很有名的電競選手耶[2],他們分享的甘苦談,幾乎都是日復一日超高強度的訓練,研究戰術、跟隊友磨合默契,說真的,這根本就已經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運動競技了,才不是單純的消遣娛樂而已。您想想看,您的收入多寡,甚至能不能賺到一毛錢,完全取決於您的技術能不能幹掉對手,能不能贏下比賽。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那些很需要策略的線上棋牌遊戲上。這可不是單純靠手氣好不好,而是真真實實考驗您對規則熟不熟、判斷局勢精不精準、能不能猜透對手的心理,還有長時間穩定發揮的能力。能夠贏下一場獎金高的比賽,或者在持續的對局中一直維持高勝率,這就是把您的遊戲實力直接變現的最佳範例啦。這條路非常硬派、非常現實,技術夠硬的就能有收入,技術還不到位或是狀態不好,就可能連本都輸光,甚至倒貼花費喔。

如果要把這類競技遊戲跟P2E或任務型App擺在一起比較,我覺得有個很重要的核心差異。P2E的收入常常跟遊戲外面的市場波動、遊戲經濟系統設計綁得很死,而任務型App的問題就是給的回報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但競技遊戲呢,它能不能讓您賺到錢,最根本的重點就在於您個人的實力強不強,能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冒出頭來。這需要天分、需要沒日沒夜的練習、需要嚴格的紀律,甚至可能需要專業的訓練團隊幫忙。門檻看起來是「會玩遊戲」就好,但實際上有辦法靠這個穩定賺到錢,或者說能大賺一筆的人,比例真的少之又少,那個競爭激烈程度,跟您考大學比起來大概是小兒科等級吧。這也代表它的風險就是,您可能投入了海量的時間跟精力去磨練技術,結果到頭來因為達不到頂尖水準,所以預期的收入根本遙不可及,甚至因為參加需要花錢的對局而損失了錢。我覺得這個模式更像是在拚成為體育明星或某個專業領域的頂尖人士,跟一般人想像中那種「邊玩邊玩遊戲就能有收入」的概念,差了十萬八千里啦。所以啦,如果您心裡是想走這條路,請務必先把腦袋清醒一下,這是一條專業競技的硬仗,才不是讓您輕鬆賺錢的康莊大道喔。

想靠賺錢遊戲防踩雷!資深玩家教你辨識常見詐騙陷阱

前面我們介紹了幾種可能從遊戲裡頭獲取額外收入的方式,聽起來好像真有機會,不過,身為一個在遊戲圈子打滾多年的老屁股,我必須跟各位說,這個領域裡最最最可怕、也最需要大家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應對的,其實是那些躲在暗處的騙局啦。說句老實話,很多對外宣稱可以讓您賺飽飽的,根本就不是什麼正經遊戲,而是包了一層糖衣的陷阱。身為玩家,我最怕的就是投入了心血、時間,甚至還砸了錢進去,結果最後竟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根據警政署公布的統計數字[3],台灣的網路詐騙案件數持續在攀升,其中投資詐騙跟利用遊戲點數來騙錢的就佔了不少比例,這足以證明,壞蛋利用各種網路平台搞詐騙,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那麼,這些可惡的騙子通常都用什麼招數來騙人呢?而我們又該怎麼才能一眼識破它們呢?我把一些自己看過、聽過、覺得最常見的騙術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警覺性,別輕易上當喔:

  • 跟你保證高到不像話的報酬:這是最直接了當、也最容易讓您瞬間失去理智的誘餌了。他們會吹噓什麼「躺著玩每天輕鬆賺幾千塊」、「投多少保證回報率破表」之類的。像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就曾經針對網路上流傳「某某手遊保證每天賺上千元」的訊息去做查證[4],結果發現根本就是膨風不實啦!記住,任何聽起來誇張到脫離現實常理的暴利承諾,十之八九就是詐騙集團放出來的煙霧彈。
  • 說要領錢之前,先叫你繳東繳西:這招真的是詐騙界的千年老梗,但還是超多人中招。當您覺得自己終於「賺」到一筆錢,興沖沖準備要把它領出來的時候,這個平台就會突然冒出一大堆藉口,像是什麼「要升級會員才能領」、「得先付提領手續費」、「要繳保證金」、「還要什麼驗證金」等等,就是要您再掏錢出來。很多被騙的人就是卡在最後這一關,心裡想說「再付一點錢就能拿到之前贏來的錢了」,結果錢一付過去,就被對方封鎖或是整個平台直接人間蒸發[3]。拜託記清楚喔,正常的平台在處理提領的時候,該收的手續費通常都是直接從您領出來的金額裡扣掉,絕對不會另外要求您先付一筆錢才能領的啦。
  • 平台背景交代不清,或是根本查無此處:一個正派經營的遊戲或平台,理應要有清楚的公司名稱、聯絡方式、客服管道,還有寫得明明白白的服務條款。如果您發現一個平台連開發商是誰、辦公室在哪裡都說不清楚,網站介面做得超兩光,或是它們只透過那種很陽春的通訊軟體群組來跟您聯絡,這些都是非常非常可疑的信號喔。詐騙集團很愛用的伎倆就是弄一個看起來好像有點規模的網站或App,然後快速吸一波金之後就直接收攤落跑[12]
  • 找人來當「老師」,一直催你投更多錢或拉朋友進來詐騙集團通常會安排一些角色,像是什麼「老師」、「助理」,透過通訊軟體來接近您,一直給您「有賺錢機會喔」的信心,慫恿您把更多的錢砸進去,甚至還會叫您拉您的親朋好友加入(這就很有資金盤的味道了)。等您發現提領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會用各種藉口推三阻四,一直拖延,等您真的清醒過來,往往都已經太遲了。內政部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就曾經特別提醒過,結合交友、投資跟假遊戲的複合式詐騙案子越來越多[5]
  • PO出假造的交易明細或賺錢證明:為了讓您相信這個平台真的有辦法賺到錢,詐騙集團可能會隨便P圖,或是偽造一些提領成功的截圖、銀行轉帳紀錄,甚至還會假冒其他玩家的身份,在群組裡「分享」說自己賺了多少多少錢。這些通通都是為了騙取您的信任,讓您毫無戒心,把更多的錢放進去。

說到底,要避開詐騙的秘訣,其實就是保持一顆清醒的腦袋,不要被眼前的高利沖昏頭,對於任何在領錢之前還要先付錢的平台,直接果斷說「不」,而且對於那些來路不明、或是評價很差的平台,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您考慮投入任何一丁點時間或金錢之前,請務必花點功夫去查證,求個心安啊。

玩遊戲賺錢的真實收益與風險評估:別被誇大宣傳沖昏頭!

好的,上個段落我們深入看了在這種「能賺錢」的遊戲領域裡,最讓人提心吊膽的詐騙手法有哪些。接下來呢,咱們就來好好面對現實,評估一下玩遊戲賺錢這種方式的實際回報可能性到底有多少,還有它到底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風險。相信很多人看到那些超誘人的廣告時,心裡都會忍不住幻想,啊~要是我也能這樣輕輕鬆鬆就多賺點錢就好了。不過依我看啊,現實總是比廣告詞來得骨感多了,想靠遊戲就真的拿到錢,絕對不像只是點點畫面、掛掛機那麼簡單隨意喔。您實際能撈到多少,跟您選的是哪種類型、願意投入多少時間跟資源,是不是有點運氣,甚至整個市場的大環境好不好,統統都有關係啦。

就像我們前面提過的任務型App,雖然號稱能賺錢,但如果您去看看一些市場分析報告,或是聽聽玩家社群裡的討論[6][8],就會發現它們那個累積點數的速度,真的是慢到讓人懷疑人生。您可能傻傻投入了幾十甚至上百個小時,結果那些點數全部換算成現金,搞不好連幾百塊都不到耶!這種模式的本質,依我看根本就是用您寶貴的零碎時間,去換取少得可憐到不行的報酬,這個投入產出比(CP值),簡直是低到一個不行。

那區塊鏈上的P2E遊戲又如何呢?老實說,它的潛在回報確實有可能比較高,特別是在整個市場剛開始熱起來、或是遇到所謂「牛市」的時候。但是喔,它的風險也是高到嚇死人!您能拿到多少,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遊戲裡發行的數位貨幣或是那些NFT在市場上的價格漂不漂亮[11]。看看CoinMarketCap這類數據網站的歷史紀錄[11],你會發現很多遊戲代幣在短暫衝上高點後,價格跌個九成以上、甚至直接變壁紙的案例多的是!這表示您砸進去的錢,可能瞬間就化為烏有了。金融監管單位也常常提醒大家[10],這類的虛擬資產價格波動超級劇烈,跟我們平常買的傳統金融商品不一樣,是沒有什麼保障的。更別說,要是遊戲本身的經濟系統設計得不好[11],搞得通貨膨脹太嚴重,或是沒有新的玩家進來接手,整個體系隨時可能崩垮,這其實超像我們聽過的那種資金盤或老鼠會耶,越晚進場的人,虧損的機會跟幅度就越大。

至於前面說的競技型遊戲,能賺多少錢嘛,那完全是看您個人的技術水準跟排位有多高了。那些站在金字塔頂端的頂尖選手,確實是能靠比賽獎金和代言賺到大把鈔票沒錯[1][2],但那真的只是一小撮人啦!絕大多數玩家投入一大堆時間去練習,可能連要達到能贏一點點小獎金的程度都很拚了,更別說參加比賽還要繳報名費、買好的裝備這些額外開銷。這條路的回報率跟風險,講白了,其實更接近您想成為一個職業運動員或是藝人那種感覺。

除了上面講的這種「實際賺到的比預期少很多」的狀況外,還有一些更現實、更讓人頭痛的風險,您絕對不能不知道:

  • 平台本身的風險:就像我前面特別強調的詐騙問題,很多號稱可以讓您賺錢的平台,根本就不合法,或是他們就是惡意經營,隨時準備關站落跑[12]。就算是一個看起來正正經經的平台,也可能因為技術出了大包、或是經營不善倒閉,結果您帳戶裡的錢或是遊戲裡賺到的寶物,通通拿不回來[11]
  • 想領錢領不出來的問題:即使您很努力,在遊戲裡真的賺到點數或虛擬幣了,但到了要把這些虛擬數字變成現實鈔票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堆關卡!像是他們可能會收您超級貴的提領手續費[8]、要求您做一堆複雜到爆的身分驗證(KYC)、讓您等超級久的時間,甚至平台會沒來由地拒絕您的提領申請[10]
  • 遊戲帳號不安全跟個人隱私被看光:那些來路不明的平台,安全性真的超令人擔憂,您的帳號可能隨時被駭客入侵,裡面好不容易累積的虛擬資產就這樣被轉走了(這點很多網路安全報導都有提到過),您的個人身分資料也可能被對方拿去做壞事。
  • 玩到沉迷的問題:其實任何遊戲都有可能讓人玩到沒日沒夜,但如果裡面又加入了金錢的誘惑,那真的會更容易讓人失去控制,投入過多的時間跟精力,搞到最後影響到正常生活,對自己的心理跟經濟都造成很大的負擔[9]。就連律師都曾分享過賺錢了結果卻領不出來,鬧到產生糾紛的案例[10],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嚴重了。

如果您真的想嘗試透過玩遊戲賺錢,請務必先認清這裡面的複雜性跟潛在的高風險。那些把收益講得天花亂墜的廣告,說穿了只是想吸引您上鉤而已,實際的狀況需要您自己好好冷靜評估一下。為了幫助您更快有個概念,底下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您比較一下不同模式的投入、可能的回報和主要風險:

類型

主要需要投入的

可能的收益

要特別注意的風險

P2E區塊鏈遊戲

資金(買遊戲寶物/支付區塊鏈上的交易費)

高度不穩定(跟著市場行情上上下下)

市場突然崩盤、遊戲本身的經濟系統不夠力、遇到詐騙、技術問題多

任務型 App

大把的時間(重複做一些瑣碎的事情)

少到不行(很難達到可以領錢的最低標準)

花時間卻沒收入、領不到錢、可能有看不到的手續費、個資被偷、是詐騙

競技型遊戲

大量時間(練習再練習)、參加比賽的費用

賺多賺少看實力、贏比賽拿獎金

技術拚不過別人、競爭超激烈、時間成本很高、可能玩到沉迷、平台有問題

看清楚這些現實層面的東西,才能在您追逐遊戲裡頭的收益時,少繞點遠路,也能好好保護自己的辛苦錢跟寶貴時間囉。

搞懂賺錢遊戲換現金流程:從遊戲資產到實際入袋要注意什麼?

前面一個段落我們聊到靠玩遊戲賺取額外收入的真實回報跟潛在風險,還有要怎麼提防那些誇大不實的廣告詞。假設您已經很小心,成功閃開了那些詐騙平台,而且很厲害地在遊戲裡頭真的累積了一些虛擬錢財或點數,那麼接下來最實際、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肯定就是:到底要怎麼把這些遊戲裡的虛擬數字,變成可以放進您口袋的真鈔票呢?這個從「遊戲裡頭的收穫」到「錢實際進帳」的過程,也就是賺錢遊戲換現金的流程,聽起來好像很直接,但其實藏了很多小眉角和可能遇到的狀況喔。依我了解跟實際觀察的狀況,整個過程大概會包含下面這些步驟,而且每個步驟都有您必須特別注意的地方:

首先,您得先確認自己有沒有達到可以申請提領的門檻。大多數平台都會設定一個最低的金額或點數限制,如果沒累積到這個數字,您是無法申請提領的。這個門檻高低差異超大,有些任務型App的門檻高到您看了會想翻桌[6],可能要玩到天荒地老才夠格申請一次。

再來是提交您的提領申請。這通常會在遊戲內部或平台上找到一個叫做「提領」、「出金」、「兌換」之類的功能按鈕,點進去填寫您想領出來的金額或數量。

接著就要綁定您的收款帳戶或錢包了。您需要提供您希望收到錢的方式,這可能是您的銀行帳戶、特定的第三方支付帳號(像街口或Line Pay之類的),或者如果是P2E遊戲,通常會是您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記得要提供正確的錢包地址來收遊戲裡的代幣或NFT喔,填錯就gg了)。

再來是很多平台會要求的身分驗證,也就是KYC。為了符合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還有防止洗錢的問題,很多平台(特別是那種會碰到加密貨幣或金額比較大的)都會叫您提供身分證、駕照這些證件的資料,證明您就是本人。這個過程如果遇到來路不明或是安全性不高的平台,就有您的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喔。

送出申請後,就是等待平台進行審核跟處理的時間了。這個等待時間每個平台都不一樣,有些會明明白白告訴您大概要等多久,有些則含糊不清,讓您等到心慌慌。很多玩家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審核時間拖得異常長,甚至最後您的申請被直接拒絕掉[10][11]

過程中可能還會有扣除手續費跟稅金的問題。在轉換錢的時候,平台或相關的支付管道可能會從您領出來的金額裡,扣掉一定比例的手續費[8]。而且如果金額比較大,可能還會牽涉到台灣的稅務問題,這些都會影響您最終實際拿到手裡的錢有多少。有些平台的手續費超級高,或是會冒出很多您沒聽過的費用名目[8],結果您實際收到的錢,遠遠比您預期的少很多。

最後,如果一切都順利過關,錢錢就會成功進到您指定的銀行帳戶或數位錢包啦。

不過在這個把遊戲裡賺到的東西換成現金的流程中,根據我的經驗或是聽其他玩家說的,常常會遇到不少問題:

  • 提領申請被平台沒理由地拒絕掉或是帳號被凍結:平台可能用一些很模糊不清的理由,像是說您的「帳戶怪怪的」或是「違反了什麼規定」,直接拒絕您的提領申請,或是更慘的是直接把您的帳號鎖起來[12]。有時這是技術上的問題啦,但很多時候根本就是平台故意刁難,或是它根本就是詐騙集團的手段。
  • 等錢等到天荒地老:平台說幾個工作天就會處理好,結果您等了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都還沒有動靜。
  • 說好領多少,結果實際收到的錢不一樣:除了他們有標示出來的手續費,可能還有一些您沒注意到的隱藏費用,或是轉換匯率的時候動了手腳。
  • 最慘的是平台突然消失聯絡不到人:這絕對是讓您想罵髒話的情況!當您辛辛苦苦累積了一大筆收益,正準備開心領出來的時候,結果發現平台網站打不開了[12],客服也沒人回應,您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這樣付諸流水了。

想要順順利利地將遊戲裡賺到的錢變現,拜託大家在還沒投入之前,一定要把平台的提領規則、手續費怎麼算、最低要累積多少才能領,以及通常要處理多久這些事情,徹底搞清楚。如果平台對這些問題講得不清不楚,或是您在網路上查到一大堆關於這個平台領錢很困難的負面心得,那就必須提高警覺,小心駛得萬年船啊。記住囉,能賺到是第一步,能安全又順利地領出來,才算是這整個過程真正畫下句點喔。

如何聰明選擇適合你的賺錢遊戲?從風險承受度與興趣評估

前面我們詳細剖析了幾種靠遊戲來獲得額外收入的方式,也認識到其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既然您已經了解了這些眉眉角角,那麼如果真的心癢癢想試試看,該怎麼聰明地挑一個比較適合自己、而且相對安全的賺錢遊戲平台呢?老實說,這真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可以套用,最最最重要的,還是得從您自己的狀況出發,並且花時間把功課做足,才不會後面後悔莫及啊。

依我的經驗,您在做決定之前,最好先好好問自己幾個問題:

  • 您對賠錢這件事,忍受度有多高?如果您是那種完全不能接受虧損的人,那麼那些需要先砸錢進去、而且收益會隨著市場價格亂跑的P2E遊戲,可能就真的不太適合您喔。但如果您只是想找點事情打發時間,順便賺一點點少少的零用錢,那或許可以考慮任務型App啦,不過心裡要有個底,您投入的時間成本,很可能會遠遠超過實際拿到的錢喔。
  • 您願意花多少時間跟精力在這上面?如果選的是競技型遊戲,拜託,那真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練習時間去磨練技術,這條路超級漫長,而且競爭激烈到不行。任務型App雖然玩起來簡單,但您得一直重複做一堆事情才能累積那一點點收益。而P2E遊戲呢,除了玩遊戲本身,您可能還需要花時間去研究市場趨勢,關注虛擬貨幣的價格。
  • 您對這款遊戲本身有沒有愛?我覺得這點超重要的!想一想,如果這個遊戲本身您就覺得無聊不好玩,就算它說能讓您賺錢,您也很難有動力一直玩下去吧?而那些需要靠技術來贏錢的遊戲,如果您對那項競技根本沒興趣,大概也很難心甘情願花那些必要的訓練時間。選擇您真正喜歡的遊戲類型,整個過程會比較像是在玩,不會那麼功利,也能減少因為「為了賺錢」這個目的而產生的壓力,降低玩到沉迷的風險[9]
  • 您對這個平台的來龍去脈跟遊戲規則,了解清楚了嗎?這是保命重點啊!請務必花時間對開發這個平台的公司、他們過去的營運紀錄、其他玩家的使用評價,進行深入的調查。看看他們有沒有清楚的服務條款、隱私政策,還有遇到問題時找不找得到客服。特別是跟錢有關的提領規則,像是最低要累積多少才能領、會不會收手續費、申請後大概要等多久才能拿到錢,這些都要問清楚[8]。再次提醒,來路不明或是網路上負評一堆的平台,打死都不要去碰喔[12]

結合前面跟您分享的詐騙辨識招數,這裡再特別強調幾個選擇安全平台時要留意的重點:

  • 看到那種好到不像話的報酬承諾,請立刻警惕:就像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醒過大家的[7],世界上沒有那種白白送上門的好康,過分美好的收益宣傳,往往就是詐騙的開始[4]
  • 領錢的流程順不順暢、有沒有透明化,一定要確認:事先去了解提領有沒有什麼奇怪的先決條件(像是硬要您先付一筆錢)、會不會有您沒看到的超高手續費[8],還有最重要是,去網路上查查看其他玩家的提領經驗分享[10],看看有沒有人說領錢很困難。
  • 了解一下遊戲內部經濟系統撐不撐得下去:特別是P2E遊戲,如果它的數位幣或寶物經濟模式,完全是靠新玩家不斷地砸錢進來撐著,那這很可能就是一個不穩固的資金盤[11],只要市場熱度一退燒,整個體系就可能瞬間崩塌[11]
  • 平台會不會要你提供太多敏感的個人資料,也要注意:像KYC那種身分驗證是法規要求的,但如果平台要您提供太多跟玩遊戲或領錢根本沒關係的個人資訊,或是要求那種很不合理的裝置權限,這時候您的警報就要響起來了。

從我自己的角度給您一個實際點的建議:如果您真的想嘗試這種方式,強烈建議您先從那種需要投入的時間或金錢成本比較低的開始玩玩看,而且一定要在心裡設定一個明確的停損點。不要把所有的籌碼都壓在同一個地方,更千萬不要投入那些會影響到您正常生活的,甚至會讓您繳不出房租或學費的錢啊。把這件事看成是一種可能帶來額外收穫的娛樂活動就好,而不是把它當成您主要的生活費來源。回歸到「玩」的單純快樂,保持一個健康的遊戲心態,依我看,這比能不能賺到錢本身還要重要得多咧。畢竟,就像很多受騙案例告訴我們的血淚教訓一樣[3][4],一旦不小心踏進陷阱,您損失的可不只是錢而已,寶貴的時間跟心力也都白費了。

常見問答

Q1:真的可以賺錢耶,這是說不管玩什麼遊戲都能有收入嗎?

A:老實說,不是所有的遊戲都能讓您實際賺到錢喔。網路上那些說可以從遊戲裡頭拿到錢的,其實包含了很多種不同的玩法,有些是跟虛擬資產交易有關(像是部分區塊鏈上的遊戲),有些是做做任務或看看廣告就能賺點微薄點數,當然,更多的是那種假裝是遊戲的詐騙。您真的得花點心思想清楚,它們背後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Q2:為什麼有些廣告把賺錢遊戲說得超簡單,但實際去玩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A:大部分這種廣告都把事情講得太誇張啦。很多那種手機小App,雖然是讓您做些簡單操作就能拿到點數,但點數累積的速度慢得驚人,而且想要換成實際的錢,那個門檻設得超級高,您花費的時間絕對遠遠超過您能拿到手的錢。說穿了,它們更像是利用您的時間和注意力來幫開發者賺錢,再分給您極小一部分。

Q3:那如果我在遊戲裡真的賺到了虛擬幣或點數,要怎麼賺錢遊戲換現金啊?

A:這個過程通常要透過平台提供的提領功能來申請。您可能需要綁定您的銀行帳戶、特定的第三方支付帳號,或者如果是區塊鏈遊戲,您得提供加密貨幣錢包的地址。過程中可能還會要求您進行身分驗證,而且平台或相關管道可能會收手續費,或者有最低的兌換金額限制。您得注意,有些平台會用各種理由來擋您提領喔。

Q4:除了前面提到的P2E和任務型App,還有沒有其他管道可以透過玩遊戲賺錢呢?

A:當然有啊!除了前面說的那兩種,部分競技類的電子遊戲或是線上的棋牌比賽,也是有提供獎金的。這種模式主要是看您個人的技術和策略功力如何,您得贏過對手才能拿到錢。這比較像是把您的遊戲實力變現,跟一般人想像中那種輕鬆賺錢不太一樣,競爭也是很激烈的啦。

Q5:我怎麼分辨一個聲稱用遊戲賺錢的平台是不是來騙我的啊?

A:您得提高警覺,小心那些說收益超高超不合理的平台、要求您在領錢之前先付錢的、平台資訊交代不清或是聯絡不到客服的,還有金流很不透明的那種。去查一下平台的背景、看看其他玩家的使用心得,或是直接打給官方反詐騙專線諮詢,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喔。

參考資料

[1] Statista(2023年度),〈全球電競市場規模數據〉,全球。

[2]作者電競選手(2023年12月01日),〈電競選手分享甘苦談〉,《科技新報》。

[3]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報告(2023年度),〈台灣網路詐騙案件統計結果〉,台灣。

[4]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獨立媒體機構)(2024年01月05日),《查核報告》。

[5]作者陳姓被害人(2024年01月22日),〈沉迷手遊App無法提領,積蓄血本無歸〉,《東森新聞》。

[6]作者受騙民眾代表(2024年04月18日),〈民眾控訴手機賺錢遊戲廣告不實,無法提領現金〉,《TVBS新聞》。

[7]165反詐騙諮詢專線(2024年數據),〈網路交友、投資、遊戲複合型詐騙手法盛行〉,台灣。

[8] App市場分析機構(2024年初),〈某任務型遊戲賺錢App用戶收益分析〉,亞洲地區。

[9]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獨立媒體機構)(2024年01月05日),《消費者報導雜誌》。

[10]劉兆芝律師(消費糾紛律師),《媒體採訪》。

[11]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2023年),〈線上遊戲消費申訴案件統計與分析〉。發表於政府資料庫。

[12]金融消費評議中心(2023年度),〈虛擬資產相關金融消費爭議案例統計〉,台灣。

[13]第三方支付研究機構/玩家論壇分析(2023年),〈賺錢遊戲換現金平台提領費用分析〉,無特定地區。

[14]廖郁賢(心理諮商師),《公開演講》。

[15]作者金管會官員(2023年08月10日),〈提醒民眾注意虛擬資產相關風險〉,《中央通訊社》。

[16] KycChen(區塊鏈技術部落客),《部落格文章》。

[17]作者刑事局警官(2023年11月15日),〈警方破獲假借遊戲賺錢名義之投資詐騙集團〉,《自由時報電子報》。

promo-down